龍眼屬無患子科,別名桂圓、圓眼、龍目。果實形狀及成熟早晚,都因品種而不一,優良種果形大,水分少,糖分高,肉厚而脆。龍眼開花時,忌濃霧或多雨陰濕。花後果實發育期中則宜雨水稍多、光照充足,使有利於果實成長。
龍眼為長期性的經濟果樹,龍眼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紅粘土、砂礫性土壤都可生長,但以礫質或砂質壤土,土層深厚,地熱高燥,排水良好,富腐植質之地,最為理想。
台灣龍眼的栽培,以中、南部地區栽培最多,品質也優良,東山鄉更是龍眼的重要產地。龍眼開花時,蜜腺會分泌很多蜜汁,氣味芳香,是養蜂的良好蜜源。因此成就東山鄉養蜂產業興盛蜂蜜品質優良在全國的蜂蜜比賽中,獲獎。每年自七月下旬起,便有早熟的龍眼上市,直到八月中旬,進入盛產期,而晚熟的品種,在九月間才上市。
東山鄉農會促銷的龍眼乾都是以土窯古法烘焙,有別於機械式烘乾機的加工品,且至少有六個月的保存期限;東山鄉農會所促銷青殼、粉殼龍眼,品質及口感都很好,深獲愛消費者的好評。
南勢、高原、青山、東原、南溪、水雲、林安等山村的居民利用山坡地,建造一個個土灶,將採下來的龍眼。專業的龍眼乾烘焙技術,使得東山鄉成為台灣主要的龍眼乾主要產地。龍眼乾的製作過程,十分繁瑣,首先,要將採下的整串龍眼,放進窯灶上的烘籠內,烘焙成龍眼乾,升火烘培一天後停火以人工脫粒,順便進行翻轉工作,避免火候不均,完成後,繼續升火,以中火烘焙二天後再以小火烘焙二天,才能完成小火烘焙才能使龍眼乾內部水份徹底乾燥,對於保存煙燻過後,果肉吃起來才會又 Q 又香。
龍眼花蜜可謂蜂蜜之冠,蜂蜜的主要成份有葡萄糖、果糖、微量維生素、礦物質等,而龍眼蜂蜜刻意採集龍眼花盛開時之蜂蜜,富含花粉粒與活性脢,清涼退火,品味醇美,是人體天然營養食品最佳活力來源,減少疲勞、促進新陳代謝,皆能達到預期之功能。
日據時代,有位東山鄉人曾緣波先生,在日本人的咖啡試驗農場工作,取得了咖啡種苗,種植在崁頭山的山林間。咖啡樹年年依舊綻放花朵,紅色果實結實累累紅艷像小櫻桃般地可愛,成熟果實會常吸引一群住在林間棲息的鳥類、松鼠、及猴子前來覓食,當他們吃下果實後,隨著棲息活動環境的不同,排出的糞便夾帶咖啡種子四處散播繁殖,50 多年以來,已馴化成崁頭山普遍之野生樹種,並孕育出獨特台灣味的「東山咖啡」。
咖啡樹最適宜生長的環境以北回歸線至南回歸線之間,此區域是全球咖啡的生產地帶,東山崁頭山位於北回歸線 23.5° 以南山區,海拔 500-800 公尺,地質、氣候、降雨量條件適合咖啡樹的生長,鄰近又有曾文、烏山頭、白河水庫可以調節濕度,有半日照的環境,採有機栽培管理,東山咖啡處於全球咖啡帶中,是台灣生長咖啡樹最佳的環境。
咖啡樹種植後,經成長 3-5 年,在 3-4 月間,即會開出白色花朵,帶有淡淡的茉莉花香味,花期僅有 3-5 天,花朵凋謝後,會開始結長出鮮綠色的幼果,隨著果實漸漸成熟,而轉暗綠、變黃,到成熟採果期,再轉變為紅色。熟透的咖啡果實,宛如紅櫻桃,果皮內有略帶黏性的甜果肉,果肉再包裹著綠色的小豆,即一般所謂的咖啡豆。成熟採摘下來的咖啡果實,經過脫皮等處理成為生咖啡豆。
經過烘焙,才能使咖啡豆呈現獨特的顏色、香味與口感,決定咖啡味道的主因八成來自咖啡生豆,另外兩成則取決於烘焙,一般而言,咖啡的味道還是在烘焙階段才決定的,就這點來看,咖啡味道的好壞,全憑烘焙技術優劣,烘焙功夫是沖泡好喝咖啡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條件,依個人對咖啡的偏好,選擇烘焙的程度,如有人喜歡淡淡的清香,也有人偏好濃濃的口味,甚至獨鍾於焦味、酸味,東山咖啡顆粒飽滿、紮實,濃郁,不酸不澀,均衡,有特殊的果香,絕不輸給一般號稱最頂級的咖啡,可稱最優質的咖啡。
東山鄉特產 ── 青皮椪柑,種植於海拔 400 公尺的山坡地,面積有 700 公頃,產期自每年國曆 9 月底至 11 月底,是東南亞最早成熟上市的椪柑,喜歡嚐鮮的朋友,歡迎選購。
東山鄉所生產的柳橙,面積有 1700 公頃,由於土壤、氣候都適宜,所生產的柳橙,糖酸比適中,風味絕佳,在歷次的評鑑中,都有好成績。產期自每年 ( 國曆 ) 11 月初至隔年 1 月底,特別是東山柳橙非常適合貯藏,因此在四月底仍然可享受到它的美味。
東山鄉洋香瓜屬於山系洋香瓜,生產面積在全縣三十一鄉鎮市名列前茅,在九百至一千兩百公頃之間,產期在每年九月至翌年三、四月。以塑膠布搭蓋而成的隧道式栽培瓜棚稱為隧道式栽培法,可控制溫度、濕度,提高產量。在陽光下隧道反光,有如一片汪洋大海,即是有名的「塑膠海洋」農業景觀。疏果後的幼果製成瓜綿,用以煮湯滋味極好,農民調理成洋香瓜綿大餐,酸香可口。